close

html模版四川概況
四川地處中國西部,是西南、西北和中部地區的重要結合部,是承接華南華中、連接西南西北、溝通中亞南亞東南亞的重要交匯點和交通走廊。面積48.6萬平方公裡,居中國第5位,轄21個市(州),183個縣(市、區),是我們國傢的資源大省、人口大省、經濟大省。


四川省位於中國西南,地處長江上遊,介於東經92°21′~108°12′和北緯26°03′~34°19′之間,東西長1075餘公裡,南北寬900多公裡。東連湘、鄂,南鄰滇、黔,西接西藏,北界青、甘、陜三省。面積48.6萬平方公裡,次於新疆、西藏、內蒙和青海,居全國第五位。



全省地貌東西差異大,地形復雜多樣。四川位於中國大陸地勢三大階梯中的第一級和第二級,即處於第一級青藏高原和第二級長江中下遊平原的過渡帶,高差懸殊,西高東低特點特別明顯。西部為高原、山地,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;東部為盆地、丘陵,海拔多在1000~3000米之間。全省可分為四川盆地、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三大部分。



東部四川盆地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,面積16.5萬平方公裡。盆地四周北部為秦嶺,東部為米倉山、大巴山,南部為大婁山,西北部為龍門山、邛崍山等山地環繞。該區氣候溫暖濕潤,冬暖夏熱,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900~1200毫米,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,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。農業利用方式為一年兩熟制。盆地西部為川西平原,土地肥沃,為都江堰自流灌溉區,土地生產能力高;盆地中部為紫色丘陵區,海拔400~800米,地勢微向南傾斜,岷江、沱江、涪江、嘉陵江從北部山地向南流入長江;盆地東部為川東平行嶺谷區,分別為華鎣山、銅鑼山、明月山。

點擊查看更多


四川省簡稱川或蜀。在商周時期,四川地區建立瞭兩個國傢:一個是在今川西地區,由古蜀族為中心建立的蜀國;另一個是在今川東地區(包括今重慶市),由古巴族為中心建立的巴國。所以,四川地區古稱“巴蜀”。公元前316年,秦滅巴蜀,置巴蜀二郡,漢屬益州,唐屬劍南道及山南東、西等道,宋置川陜路,後分置益、梓、利、夔四路,總稱四川路,至此始有四川之名。元設四川行中書省,簡稱“四川行省”。明置四川佈政使司,轄區內還包括今貴州省遵義市和雲南東北部及貴州西北部。清為四川省,並對川、滇、黔3省省界進行較大調整,基本確定瞭現在四川的南部省界。



民國時期,今四川西部分治為西康省,1955年西康省劃歸四川。1997年將四川分為今重慶直轄市和四川省,川渝分治。四川省轄18個市、3個民族自治州。



四川享有“天府之國”的美譽。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經濟條件,使四川成為中國經濟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。據考古證明,舊石器時期今四川境內就有人類活動,在距今4000~5000年,成都平原地區是長江上遊區域文化的起源中心。其中廣漢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遺址,是古蜀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。農業文明和城市文明很早興起,歷史上四川的農業、冶金、絲織、建築等都得到一定發展。



(此資料由四川年鑒社提供,內容來自《四川年鑒》2016卷)


優越獨特的生態環境為巴蜀文明的生長、繁衍創造瞭有利條件。四川是中國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,以其顯著而獨特的內涵和特點聞名於世。



文明淵源深厚。四川文明在夏商時代為神權文明,西周至春秋戰國為禮樂文明。秦統一巴蜀後,巴蜀文化逐步轉型為秦漢文化的一支重要地域亞文化。漢魏之際為中國道教的發源地,隋唐五代為文學繁榮之地,佛教也取得瞭令人矚目的成就。宋代經濟文化高度繁榮,出現瞭全世界最早的紙幣“交子”。巴蜀的科技在歷史上很發達,有都江堰水利工程、種植技術、鹽井技術、青銅冶煉技術、天文學、數學、醫學等。



地方特色顯著。四川主要屬於巴蜀文化區,區域文化自成體系。四川語言文化、戲曲文化、茶文化、酒文化、飲食文化、織錦文化、鹽文化等都具有濃鬱的地方風格,如四川方言、川戲、川茶、川酒、川菜、川藥及蜀繡、蜀錦、川派盆景等文化品牌都帶有強烈的地方特色。

文化珍品薈萃。四川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人文積淀,留下瞭一批珍貴稀有的高品味文化。四川擁有世界遺產5處,博物館222個,文物保護管理機構174個,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0處,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69處,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400處,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39項,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22項,中國歷史文化名城8座,省級歷史文化名城26座,省級歷史文化名鎮24座以及其他人文景點200多個。峨眉山———樂山大佛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,都江堰———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遺產,九寨溝———黃龍為世界自然遺產,廣漢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大量金器、銅器、玉器和陶器都屬文物精品。其中,象征著追求光明、團結奮進、和諧包容精神的金沙遺址出土的“太陽神鳥”被國傢文物局批準成為“中國文化遺產”標志。

川菜位居中國八大菜系之列,五糧液等川酒為國宴珍品,竹葉青、蒙頂茶、峨嵋毛峰等名茶享譽全國。

兼容多元文化。四川文化雖不可避免地具有農業文明的封閉性和靜態性,但它又明顯地具有對外努力開拓的開放性。除瞭境內本土的巴蜀文化和西部藏區文化外,隻要跨出盆地,便與楚文化、秦隴文化、滇文化、夜郎文化、藏彝文化區域路途相接,促成瞭與四方經濟文化的交流滲透,形成巴蜀文化多元兼容開放的明顯特點。改革開放以來,還吸納瞭西方節慶文化與飲食文化。

(此資料由四川年鑒社提供,內容來自《四川年鑒》2016卷)




城市化進程進展加快,但低於全國水平。四川的城市化到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進入加速發展的階段,截至2015年底,四川省共有33個城市,其中:副省級城市1個,地級市17個,縣級市15個;全年出生人口84.0萬人,人口出生率10.3‰,人口死亡率6.9‰,人口自然增長率3.36‰。年末常住人口8204萬人,比2014年(下同)增加63.8萬人。其中:城鎮人口3912.5萬人,鄉村人口4291.5萬人,城鎮化率47.69%,比2014年提高1.39個百分點。



城市和建制鎮的等級規模變化較大,除成都、攀枝花、綿陽、德陽等中心城市進一步做大做強外,城鎮化率超過40%的還有瀘州、南充、眉山、宜賓、遂寧、樂山、內江、雅安等市,推動瞭全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,城市體系逐步形成瞭以成都特大城市,綿陽、南充、瀘州等大城市,宜賓、內江、遂寧、眉山、樂山等中等城市,廣漢、江油、閬中等小城市構建的4個層次的城市體系格局。



盡管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,但城市規模體系不完善。在33個城市中,200萬人以上的城市有1個,其餘以中小城市居多。城市規模在100萬人~200萬人、50萬人~100萬人檔次的城市缺乏或不足,形成明顯的斷層。城市空間分佈體系也不甚合理,城市佈局明顯東多西少,東部占全省城市數的93.75%,東部地區和重慶地區一起構成中國西部城市群最密集的地區,也是中國僅次於長江三角洲、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塘的第四大城市群地區,2011年被批準為成渝經濟區。四川西部隻有攀枝花和西昌2個城市。

首位城市地位突出。成都是省會城市,也是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。為全省最大的經濟、文化、科技、教育中心及交通通訊樞紐。四川省域內的人口、產業、資本、技術、信息與人才向成都高度集中,極化效應十分明顯,成都市的國土面積僅占全省的2.6%,而2015年常住人口與國內生產總值卻分別占到全省的19.17%和35.88%。成都市在四川省的作用舉足輕重,在西部地區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中心城市。

地方城市各具特色。除瞭成都這一綜合性特大城市外,其他城市功能各有特點。綿陽為“西部科技城”,西昌是“科學衛星城”,攀枝花是“鋼城”,自貢是“鹽都”,南充是“絲綢之府”,德陽是制造業重鎮,宜賓、瀘州不僅是“酒城”,還是水陸交通樞紐。樂山、峨眉山、都江堰、西昌、閬中等是聞名的旅遊城市。

(此資料由四川年鑒社提供,內容來自《四川年鑒》2016卷)


2015年,四川國土面積48.6萬平方公裡,占全國國土總面積的5.1%,居全國第5位。由於人口眾多,人均國土面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,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。



山地、丘陵、平原和高原4種地貌類型分別占全省面積的77.1%、12.9%、5.3%和4.7%。據第二次土壤普查,全省土壤類型共有25個土類、66個亞類、137個土屬、380個土種,土類和亞類數分別占全國總數的43.48%和32.60%。



土地利用類型共分8個一級利用類型(表1),45個二級利用類型和62個三級利用類型。除橡膠園以外,其他省的一、二級土地利用類型四川都有,在全國極富代表性。土地利用以林牧業為主,林牧地集中分佈於盆周山地和西部高山高原,占總土地面積的68.9%;耕地則集中分佈於東部盆地和低山丘陵區,占全省耕地的85%以上;園地集中分佈於盆地丘陵和西南山地,占全省園地的70%以上;交通用地和建設用地集中分佈在經濟較發達的平原區和丘陵區。

點擊查看更多


氣候復雜多樣,且地帶性和垂直變化十分明顯。根據水熱條件和光照條件的差異,全省分為三大氣候區:



1.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。該區熱量條件好,全年溫暖濕潤,年均溫16~18℃,積溫4000~6000℃,氣溫日較差小,年差較大,冬暖夏熱,無霜期230~340天。盆地雲量多,晴天少,全年日照時間較短,年日照僅1000~1400小時,比同緯度的長江流域下遊地區少600~800小時。雨量充沛,年降雨量1000~1200毫米,50%以上集中在夏季,多夜雨。



2.川西南山地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區。該區全年氣溫較高,年均溫12~20℃,日較差大,年較差小,早寒午暖,四季不明顯。雲量少,晴天多,日照時間長,年日照時間為2000~2600小時。降水量較少,幹濕季分明,全年有7個月為旱季,年降水量900~1200毫米,90%集中在5—10月。河谷地區受焚風影響形成典型的幹熱河谷氣候,山地形成顯著的立體氣候。

3.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氣候區。該區海拔高差大,氣候立體變化明顯,從河谷到山脊依次出現亞熱帶、暖溫帶、中溫帶、寒溫帶、亞寒帶、寒帶和永凍帶。總體上以寒溫帶氣候為主,河谷幹暖,山地冷濕,冬寒夏涼,水熱不足,年均溫4~12℃,年降水量500~900毫米。天氣晴朗,日照充足,年日照1600~2600小時。

四川氣候總的特點是:季風氣候明顯,雨熱同季;區域間差異顯著,東部冬曖、春早、夏熱、秋雨、多雲霧、少日照、生長季長,西部則寒冷、冬長、基本無夏、日照充足、降水集中、幹雨季分明;氣候垂直變化大,氣候類型多;氣象災害種類多,發生頻率高且范圍大,主要有幹旱,其次是暴雨、洪澇和低溫等。

(此資料由四川年鑒社提供,內容來自《四川年鑒》2016卷)


水資源豐富,居全國前列。平均降水量約為4889.75億立方米。水資源以河川徑流最為豐富,境內共有大小河流近1400條,號稱“千河之省”。水資源總量共計約為3489.7億立方米,其中,多年平均天然河川徑流量為2547.5億立方米,占水資源總量的73%;上遊入境水942.2億立方米,占水資源總量的27%。有地下水資源量546.9億立方米,可開采量為115億立方米。境內遍佈湖泊冰川,有湖泊1000多個、冰川約200餘條,在川西北和川西南還分佈有一定面積的沼澤,湖泊總蓄水量約15億立方米,加上沼澤蓄水量,共計約35億立方米。



水資源總的特點是:總量豐富,人均水資源量高於全國,但時空分佈不均,形成區域性缺水和季節性缺水;水資源以河川徑流最為豐富,但徑流量的季節分佈不均,大多集中在6—10月,洪旱災害時有發生;河道迂回曲折,利於農業灌溉;天然水質良好,但部分地區也有污染。

(此資料由四川年鑒社提供,內容來自《四川年鑒》2016卷)


生物資源十分豐富,保存有許多珍稀、古老的動植物種類,是中國及世界重要的生物基因寶庫。



野生植物資源種類繁多,有高等植物1萬餘種,約占全國總數的1/3,僅次於雲南居全國第二位。其中,苔蘚植物500餘種;維管束植物230餘科、1620餘屬;蕨類植物708種;裸子植物100餘種(含變種);被子植物8500餘種;松、杉、柏類植物87種居全國之首。列入國傢珍稀瀕危保護植物84種,占全國的21.6%。有各類野生經濟植物5500餘種:其中,藥用植物4600多種,全省所產中藥材占全國藥材總產量的三分之一,是全國最大的中藥材基地;芳香及芳香類植物300餘種,是全國最大的芳香油產地;野生果類植物100多種,其中以獼猴桃資源最為豐富,居全國之首;野生菌類資源1291種,占全國的95%。2015年末森林覆蓋率36.02%,比2014年提高0.26個百分點。



動物資源豐富,全省有脊椎動物近1300種,約占全國總數的45%以上,獸類和鳥類約占全國的53%。其中,獸類217種,鳥類625種,爬行類84種,兩棲類90種,魚類230種。國傢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45種,占全國的39.6%,居全國之冠。據第三次全國大熊貓調查,四川野生大熊貓數量1206隻,占全國總數的76%以上,其種群數量居全國第一位。動物中可供經濟利用的種類占50%以上,其中,毛皮、革、羽用動物200餘種;藥用動物340餘種。雉類資源極為豐富,雉科鳥類20種,占全國雉科總數的40%,其中有許多珍稀瀕危雉類,如國傢一類保護動物雉鶉、四川山鷓鶉和綠尾虹雉等。

(此資料由四川年鑒社提供,內容來自《四川年鑒》2016卷)


能源資源豐富,主要以水能、煤炭和天然氣為主,煤炭資源約占23.5%,天然氣及石油資源約占1.5%,水能資源約占75%。



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.43億千瓦,占全國的21.2%,僅次於西藏;其中技術可開發量1.03億千瓦,占全國的27.2%,經濟可開發量7611.2萬千瓦,占全國的31.9%,均居全國首位,是中國最大的水電開發和西電東送基地。水能資源集中分佈於川西南山地的大渡河、金沙江、雅礱江三大水系,約占全省水能資源蘊藏量的2/3,也是全國最大的水電“富礦區”,其技術開發量占理論蘊藏量的79.2%以上,占全省技術開發量的80%。雅礱江上的二灘水電站總裝機容量達330萬千瓦,是中國已建成的最大水電工程,也是亞洲最大的水電站。



煤炭資源量122.7億噸,主要分佈在川南;位於瀘州市和宜賓市的川南煤田賦存瞭全省70%以上的探明儲量。煤炭種類比較齊全,有無煙煤、貧煤、瘦煤、煙煤、褐煤、泥炭。油、氣資源以天然氣為主。石油資源儲量很小,累計探明新增地質儲量6796萬噸。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,是國內主要的含油氣盆地之一,已發現天然氣資源儲量達7萬多億立方米,約占全國天然氣資源總量的19%,主要分佈在川南片區、川西北片區、川中片區、川東北片區。生物能源比較豐富,每年有可開發利用的人畜糞3148.53萬噸,薪柴1189.03萬噸,秸稈4212.24萬噸,沼氣約10億立方米。太陽能、風能、地熱資源也較為豐富,有待開發利用。

(此資料由四川年鑒社提供,內容來自《四川年鑒》2016卷)


四川地質構造復雜,有利成礦,礦產資源豐富,礦產種類比較齊全;礦產資源供應能力較強,是西部乃至全國的礦物原材料生產和加工大省。

全省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有82種(亞礦種101種),有29種礦產排位進入全國同類礦產查明資源儲量的前三位。作為四川優勢礦產的天然氣、釩、鈦、輕稀土、硫鐵礦、芒硝、巖鹽等16種礦產,在全國查明資源儲量中排第一位;鐵、晶質石墨、石棉等6種礦產,在全國查明資源儲量中排第二位。

礦產資源的特點:一是資源總量豐富,但人均占有量低於全國水平;資源種類齊全,但多數礦種儲量不足。除釩鈦磁鐵礦、巖鹽、芒硝、鉛鋅、硫、鐵礦、石棉、雲母、金、磷、水泥灰巖等儲量可滿足開發需要外,多數礦產資源都存在資源數量不足,質量差、探明礦山不足的問題。二是大型或特大型礦床分佈集中,區域特色明顯,有利於形成綜合性的礦物原料基地。礦產集中分佈在川西南(攀西)、川南、川西北三個區,並各具特色:川西南以黑色、有色金屬和稀土資源為優勢,其他礦產也很豐富且組合配套好,是中國的冶金基地之一;川南以煤、硫、磷、巖鹽、天然氣為主的非金屬礦產種類多,蘊藏量大,是中國化工工業基地之一;川西北稀貴金屬(鋰、鈹、金、銀)和能源礦產(鈾、泥炭)資源豐富,是潛在的尖端技術產品的原料供應地。三是部分重要礦產以貧礦和低品質礦為主,富礦不足。除鉛、鋅、鎘、銀、巖鹽、鈣芒硝等品位稍高外,其他礦產多為中、貧礦。四是礦床的共生、伴生礦多,具有重要的綜合利用價值,但增加瞭采礦和選冶工藝難度。如攀西的釩鈦磁鐵礦為鐵、釩、鈦共生,川南的煤礦為煤、硫共生,川西北的鋰礦為鋰、鈹共生。

(此資料由四川年鑒社提供,內容來自《四川年鑒》2016卷)


四川是著名的旅遊資源大省,旅遊資源極其豐富。九寨溝、黃龍、峨眉山—樂山大佛、青城山—都江堰、大熊貓棲息地等5處列入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。加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的保護區有4處(九寨、臥龍、黃龍、稻城亞丁)。已建立國傢級風景名勝區14處,省級風景名勝75處。截至年底,已有10大5A級旅遊景區,在全國排第三。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1座。有自然保護區169個,面積8.4萬平方公裡,占全省土地面積的17.35%,其中國傢級自然保護區30個。有濕地公園43個,其中國傢濕地公園24個,省級濕地公園19個。森林公園126處,其中國傢級森林公園37處,總面積78.89萬公頃,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.62%,森林公園總數位列全國第七。四川地質構造復雜、地質地貌景觀豐富,地質遺跡類型多樣,已發現地質遺跡220餘處,其中有興文和自貢2處世界級地質公園,有國傢級地質公園16處,其數量居全國前列。有國傢歷史文化名城8座。有博物館222個,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0處,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69處,市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400處。有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39項,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22項。

(此資料由四川年鑒社提供,內容來自《四川年鑒》2016卷)


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45.4萬公頃,與上年持平;油料作物播種面積130.7萬公頃,比上年增長0.6%;中草藥材播種面積11.7萬公頃,增長4.0%;蔬菜播種面積137.2萬公頃,增長1.7%。

全年糧食產量3483.5萬噸,比上年增長1.2%,其中小春糧食產量下降0.1%;大春糧食產量增長1.5%。經濟作物中,油料產量313.6萬噸,增長2.0%;煙葉產量21.9萬噸,下降1.5%;蔬菜產量4365.7萬噸,增長2.9%;茶葉產量26.4萬噸,增長6.4%;園林水果產量845.4萬噸,增長4.8%;中草藥材產量45.9萬噸,增長4.7%。



點擊查看更多

推薦滴雞精


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1569.8億元,比上年增長7.6%,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6.2%。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625戶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.9%。



在規模以上工業中,分輕重工業看,輕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.2%,重工業增加值增長7.7%,輕重工業增加值之比為1:1.78。分經濟類型看,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3.6%,集體企業增長5.6%,股份制企業增長8.7%,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4.4%。

分行業看,規模以上工業41個行業大類中有36個行業增加值增長。其中,酒、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比上年增長11.9%,電孕婦滴雞精力、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下降3.5%,計算機、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9.4%,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0.3%,汽車制造業增長14.2%,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9.0%,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8.5%,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21.1%,醫藥制造業增長8.1%。

點擊查看更多


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126.0億元,比上年增長12.1%,其中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28229.8億元,增長13.1%。



分產業看,第一產業投資1115.1億元,增長32.7%;第二產業投資8222.4億元,增長10.2%,其中工業投資8161.7億元,增長10.9%;第三產業投資19788.5億元,增長12.0%。 點擊查看更多


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501.9億元,比上年增長11.7%。



按經營地分,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435.4億元,增長11.5%;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066.5億元,增長12.5%。按消費形態分,商品零售額13287.8億元,增長11.5%;餐飲收入2214.0億元,增長13.2%。在限額以上企業(單位)中,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442.5億元,比上年增長29.8%。



從限額以上企業(單位)主要商品零售額看,糧油、食品、飲料、煙酒類增長18.8%,服裝、鞋帽、針紡織品類增長4.5%,日用品類增長24.0%,化妝品類增長14.3%,金銀珠寶類增長8.2%,傢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2.8%,中西藥品類增長14.9%,傢具類增長22.2%,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16.0%,汽車類增長6.4%,石油及制品類增長3.6%。 點擊查看更多


全年實際利用外資85.5億美元,比上年下降18.1%。新批外商直接投資企業331傢,累計批準11122傢。外商投資實際到位資金80.3億美元。落戶四川的境外世界500強企業232傢。年末駐川外國領事機構16傢。



全年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金額70億美元,完成營業額44.7億美元,比上年下降18.1%。新增境外投資企業196傢,境外投資企業累計845傢。



全年在履約的國內省外投資項目9025個(含往年結轉項目),實際到位國內省外資金9613.6億元,增長5.5%。



全年進出口總額493.3億美元,比上年下降3.6%。其中,出口額279.5億美元,下降15.6%;進口額213.9億美元,增長18.2%。



全年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273.2億美元,比上年增長17.1%,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55.4%;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163.7億美元,下降21.3%,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33.2%。 點擊查看更多


全年公路、鐵路、航空和水路等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2403.8億噸公裡,比上年增長5.1%;完成旅客周轉量1686.7億人公裡,增長1.4%。年末鐵路營運裡程4623公裡;高速公路通車裡程6519公裡;內河港口年集裝箱吞吐能力233萬標箱。



點擊查看更多


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89.4億元,比上年增長8.3%,其中稅收收入2329.2億元,增長5.0%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011.9億元,增長9.8%。


台中滴雞精推薦

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65638.4億元,比上年末增長10.9%。其中,住戶存款餘額31950.4億元,增長11.8%。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42828.1億元,增長12.7%。其中,住戶貸款餘額13100.8億元,增長12.2%。



年末共有保險公司87傢,按業務性質分,有產險公司38傢、壽險公司43傢、養老險公司4傢和健康險公司2傢;按資本國別屬性分,有中資公司65傢,外資公司22傢。全年原保險保費收入1712.1億元,比上年增長35.1%。其中,財產險原保險保費收入487.6億元,增長9.0%;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224.4億元,增長49.3%。全年支付各項賠款和給付554.4億元,增長22.1%。其中,財產險賠款支出235.0億元,增長0.2%;人身險賠付支出319.4億元,增長45.5%。



年末有證券公司4傢、期貨公司3傢、證券投資咨詢公司3傢、證券公司分公司36傢、基金公司分公司14傢、證券期貨營業部400傢。年末有證券投資者賬戶1509.8萬戶,全年累計實現證券交易額11.2萬億元,比上年下降38.1%。





點擊查看更多






年末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.4萬所,在校生1531.1萬人,教職工104.3萬人,其中專任教師86.3萬人。



年末共有小學5981所,招生93.0萬人,在校生549.5萬人,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.78%;初中3816所,招生84.6萬人,在校生244.8萬人;特殊教育125所,招生2525人,在校生1.3萬人;普通高中739所,招生47.6萬人,在校生144.7萬人;中等職業教育526所,招生41.4萬人,在校生101.9萬人。職業技術培訓機構4386個,職業技術培訓註冊學員250.8萬人次。



年末共有普通高校109所。普通本(專)科招生43.9萬人,增長0.6%;在校生144.7萬人,增長4.3%;畢業生36.2萬人,增長0.1%。研究生培養單位37個,招生3.0萬人,在校生9.2萬人,畢業生2.5萬人。成人高等學校15所,成人本(專)科在校生36.0萬人;參加學歷教育自學考試69.6萬人次。



全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總產值1.6萬億元,比上年增長9%,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.2萬億元。年末在川國傢級重點實驗室13個、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93個,國傢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個、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2個,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25個。全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4人、中國工程院院士34人。全省全年共申請專利142522件,獲得授權專利62445件,其中申請發明專利54277件,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10350件;行政機關立案處理專利案件1419件,審理結案1407件,結案率99.15%;新增實施專利項目11418項,新增產值1555.51億元;專利權質押融資金額31.95億元。

點擊查看更多


年末全省文化系統內藝術表演團體50個,藝術表演場館45個,公共圖書館203個,文化館207個,文化站4575個。國傢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1個,國傢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5個,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5個,省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5個,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55個。



年末共有博物館238個,文物保護管理機構177個,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0處,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69處,市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565處。全省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工作進入常態,全年接待觀眾3842萬人次。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39項,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22項。



年末廣播電臺1座,電視臺1座,廣播電視臺165座,中短波發射臺和轉播臺36座。廣播綜合覆蓋率97.2%,電視綜合覆蓋率98.3%,有線電視用戶1094萬戶。



點擊查看更多


全年全省技術改造與淘汰落後產能資金支持工業節能節水工程建設、綠色低碳發展示范項目合計50個,其中節能項目20個、節水項目8個、資源綜合利用項目6個、循環經濟發展項目5個、節能環保技術產品產業化項目4個、清潔生產示范項目3個、其他綠色低碳發展示范項目4個。



全年安排環保專項資金9.3億元,完成工業揮發有機物治理項目15個,重金屬污染綜合整治項目9個,清潔生產審核項目109個。繼續投入6000萬省級專項資金,用於全省劣Ⅴ類、Ⅴ類和部分急需整治的Ⅳ類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整治,項目資金涵蓋40個水質較差的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,將保障22.5萬人的飲水安全。



年末全省自然保護區169個,面積8.345萬平方公裡,占全省土地面積的17.2%。年末有國傢級生態縣(區)15個,省級生態縣(市、區)48個。



全年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2885起、死亡2347人,分別比上年下降14.7%和14.2%。自2001年以來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持續保持下降態勢,全省已連續33個月沒有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。全年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.073人,下降19.5%;工礦商貿十萬就業人員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2.641人,下降11.8%;道路交通萬車死亡人數為1.000人,下降19.2%;煤炭生產百萬噸死亡人數為0.765人,下降4.7%。

(此資料由省統計局提供,內容來自《2016年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》)




據2016年全國1%人口抽樣調查資料測算,全年出生人口86.1萬人,人口出生率10.48‰;死亡人口57.4萬人,人口死亡率6.99‰;人口自然增長率3.49‰。年末常住人口8262萬人,比上年末增加58萬人,其中城鎮人口4065.7萬人,鄉村人口4196.3萬人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9.21%,比上年末提高1.52個百分點。

點擊查看更多


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8元,比上年增長9.2%。



按常住地分,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35元,比上年增長8.1%。其中,工資性收入16219元,增長6.4%;經營凈收入3327元,增長8.9%;財產凈收入2363元,增長14.7%;轉移凈收入6426元,增長12.0%。人均消費性支出20660元,增長7.2%。其中,居住支出增長12.6%,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增長4.8%,交通通信支出增長11.7%。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34.5%。



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03元,比上年增加956元,比上年增長9.3%。其中,工資性收入3738元,增長7.9%;經營凈收入4525元,增長7.8%;財產凈收入269元,增長20.1%;轉移凈收入2672元,增長13.1%。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192元,增長10.2%。其中,居住消費支出增長14.5%,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增長5.0%,交通通信支出增長15.1%,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增長15.8%。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38.1%。

點擊查看更多


民族自治地方(包括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、甘孜藏族自治州、涼山彝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縣、峨邊彝族自治縣、馬邊彝族自治縣)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(GDP)2031.7億元,比上年增長6.2%。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406.6億元,增長4.2%;第二產業增加值953.1億元,增長6.9%;第三產業增加值671.9億元,增長6.4%。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0.0:47.6:32.4調整為20.0:46.9:33.1,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提高0.7個百分點。



全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677.5億元,比上年增長4.0%;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52.7億元,增長3.1%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6.8億元,增長10.9%。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01元,增長10.3%;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87元,增長8.0%。

(此資料由省統計局提供,內容來自《2016年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》)


全年擴權試點縣(市)從上年的78個減少到77個(簡陽市退出)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(GDP)11969.9億元,比上年增長8.3%,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.6個百分點。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2254.6億元,增長3.8%;第二產業增加值6213.0億元,增長9.4%;第三產業增加值3502.3億元,增長9.1%。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9.6:51.4:29.0調整為18.8:51.9:29.3。民營經濟增加值7282.2億元,增長8.6%,占GDP的比重從上年的60.7%上升到60.8%,提高0.1個百分點。



全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5340.8億元,比上年增長9.4%,增速比全省高1.8個百分點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955.3億元,增長12.7%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71.4億元,增長12.8%。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63元,增長8.4%;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54元,增長9.5%。年末住戶存款餘額11112.9億元,增長13.0%。

(此資料由省統計局提供,內容來自《2016年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燕窩推薦發展統計公報》)

台中滴雞精哪裡買
過去一年,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,在黨中央、國務院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,全省各族人民齊心協力、努力奮鬥,取得瞭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績,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圓滿完成,實現瞭“十三五”良好開局。



一年來,我們全力穩定增長,經濟發展總體平穩穩中向好。全省地區生產總值超過3.2萬億元、增長7.7%,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3.8%、7.5%和9.1%,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.1%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.7%,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.3%,主要經濟指標均好於預期,成績來之不易。年初部分經濟指標回落,部分地區和行業穩增長形勢較為嚴峻,我們主動謀劃,采取瞭一系列政策措施。抓“項目年”穩增長。突出抓好631個全省重點項目和100個省級重點推進項目,雅康和汶馬高速公路、中電科網絡信息安全產業園等建設加快推進,英特爾駿馬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。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1.3萬億元,對投資增長貢獻率達85%。抓消費穩增長。組織近10萬傢企業參加市場拓展“三大活動”,推動“四川造”產品銷售額超過8000億元。限額以上網絡零售額增長29.8%,網銷四川品牌產品343.3億元。抓產業穩增長。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升,糧食總產量3483.5萬噸、增長1.2%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.9%,工業和技改投資分別增長10.9%、13.1%。白酒、建材等傳統產業企穩回升,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6900億元、增長9.5%,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1.6萬億元、增長10%。服務業保持領先增長,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第二產業。旅遊總收入增長24%,金融業增加值預計增長11%左右。抓分類指導穩增長。對15個重點產業建立省領導牽頭聯系推進機制,開展6輪穩增長調研督導,推動政策落地落實。設立17隻產業發展基金,總規模超過470億元。制訂促進民間投資和外貿等政策舉措,民間投資增速逐步回升,進出口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。點擊查看更多


經國傢統計局審定,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(GDP)32680.5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比上年增長7.7%。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3924.1億元,增長3.8%;第二產業增加值13924.7億元,增長7.5%;第三產業增加值14831.7億元,增長9.1%。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.0%、42.5%和51.5%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9695元,增長7.0%。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2.2:44.1:43.7調整為12.0:42.6:45.4。



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19863.3億元,比上年增長8.1%,占GDP的比重為60.8%,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3.9%。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1562.7億元,增長2.4%;第二產業增加值11399.2億元,增長8.2%;第三產業增加值6901.4億元,增長9.3%。



全年居民消費價格(CPI)比上年上漲1.9%,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4.1%,居住價格上漲1.2%,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.5%。商品零售價格比上年上漲0.8%,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3.7%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(PPI)比上年下降1.1%,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1.3%,生活資料價格下降0.5%;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(IPI)比上年下降1.2%。

點擊查看更多




2016年,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下,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穩增長決策部署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全面推進穩增長、促改革、調結構、惠民生、防風險各項工作,經濟發展的基礎不斷夯實,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逐步增強,產業結構、創新驅動、民生改善等領域均出現瞭積極變化,經濟運行呈現總體穩定、穩中有進、穩中有好的發展態勢,實現瞭“十三五”良好開局。



經國傢統計局審定,2016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(GDP)32680.5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.7%,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個百分點。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3924.1億元,增長3.8%;第二產業增加值13924.7億元,增長7.5%;第三產業增加值14831.7億元,增長9.1%。

點擊查看更多

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
arrow
arrow

    vld973r3t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