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透過“甲天下”的廣鐵 聽聽廣州城防炮的故事2017年雞籠中元祭|中元祭|基隆中元祭|2017基隆中元祭|雞籠中元祭|基隆中元祭活動|2017基隆中元祭活動
3月底烈日炎炎的下午,廣州的氣溫已經飆到瞭29攝氏度以上。越秀山麓鎮海樓側,火紅的“英雄花”開得正艷。不遠處,廣州博物館的副研究館員陳鴻鈞,拿著一把1.2米長的塑料直尺,在那堆中外鐵炮中忙忙碌碌。他是廣東碑帖、刻石等金石方面的專傢,這次是想弄清楚幾門明清鐵炮的精確尺寸。
廣州博物館的展品中,一般人最容易註意到的,恐怕就是這批鐵炮。它們就露天陳列在鎮海樓側的老城墻上,經受日曬風吹。一般人通常會在這裡拍幾張照片,但多半不會太在意它們的來龍去脈。陳鴻鈞說,這裡面的故事其實很多。別的不說,從它們身上,我們可以看到當年“甲於天下”的“廣鐵”是怎樣為保傢衛國出瞭大力的。
文、圖/廣州日報 全媒體記者 卜松竹
越秀山上的巨炮 刻著一些壯烈的名字
陳鴻鈞告訴記者,廣州博物館藏有三門明代鐵炮,其中兩門鑄於崇禎十七年(1644),另一門鑄於南明永歷四年(1650),形體完好,制作精良,都鑄有銘文。從銘文可知,前兩門炮都鑄於當年的農歷九月。這一年的農歷三月十九日,崇禎帝朱由檢自縊於北京煤山。但炮上銘文仍奉明朔。鑄炮的總負責人晏清,是廣東佈政使,廣西人,明室亡後,曾與廣西巡撫瞿式耜一道擁立桂王朱由榔監國於肇慶,旋稱帝隆武,次年改號永歷。
記者在現場看到,兩門崇禎年間的鐵炮較大,炮身長約260厘米,口徑約為10厘米;南明那門稍小,炮身長191厘米、口徑7厘米。它們都是根據歐洲傳入的火炮進行仿制的所謂紅夷型火炮。南明鐵炮鑄造的這一年,是清軍大舉南下的時節。1月,永歷帝朱由榔聞清軍已攻陷韶關、南雄,遂由肇慶遷於廣西梧州;1月底,清兵再陷英德、清遠、從化等州縣,2月,進逼廣州,兩廣總督杜永和指揮守城作戰,雙方對峙數月,11月2日廣州城陷。
杜永和就是炮身銘文上的“欽命總督兩廣部院杜”,原為清廣東提督李成棟之副將,1648年隨李成棟在廣州倒戈歸明,李成棟以反正有功授兩廣總督。1649年2月李成棟戰死於贛州,杜永和繼任兩廣總督,駐守廣州。廣州城陷,杜率大小船隻千餘撤離出海。銘文“廣東總鎮宮保府范”是總兵范承恩,廣州城陷被俘;“督造參將蕭□”是副將蕭啟,廣州城陷被殺。
靜電機安裝
陳鴻鈞指出:“粵東都會廣州襟江面海,明清兩朝都重視其軍事防禦,自外洋以至內城,沿線設置衛所營寨、水汛炮臺,數量之多、體系之完備及規模之大,幾居全國之冠”。幾門看上去銹跡斑斑的鐵炮,藏著朝代更迭的無數細節。數百年之後,仍令人唏噓不已。
廣州燕塘曾是火炮演習場
明代是中國古代火器一個承前啟後的時期。陳鴻鈞指出,萬歷末年從荷蘭傳入紅夷大炮,“重者至三千斤,能洞裂石城,震數十裡。”這些“紅夷炮”仍為前裝滑膛炮,口徑大、管壁厚、身管長,瞄準、調整角度都較之傳統鐵炮有很大改進,是當時威力最大的火炮。尤其制造時以口徑為基數確定火炮各部位的比例數據,使得火炮制造有瞭科學依據,所以它們很快就取代瞭中國傳統的銅鐵炮,成為裝備軍隊的主要重型火炮。
陳鴻鈞指出:“明代的兵器制造,分中央制造和地方制造。中央制造設工廠於北京、南京,所造火器供備京師神機營。地方制造,是由各省督撫按需要報請兵部、工部,批台中通水管準後就地設廠自制。”從朱元璋時期開始,廣東各府就都設立瞭軍器局,負責軍事裝備的制造,後來裁撤軍器局,將其功能並入各衛所的專門部門,所謂“造作軍器,咸有定制”。
到清代則又有所不同。陳鴻鈞指出:“清人制造火器始於後金天聰五年(1631),清代前期仍大量制造,到康熙時,火器制造的規模、質量、工藝都達到高峰。清中期後火器發展漸趨停頓,直到 19世紀中葉鴉片戰爭前後,清政府又大量趕制火器,但結構仍沿襲祖制,性能已大大落後於西方列強所制”。
陳鴻鈞指出,清前期以銅炮為多,後期多為鐵炮。此外,還有少量的鐵心銅體炮、銅心木鑲炮。以形制分,有前裝炮和後裝炮,前裝炮又分為紅衣炮型和沖天炮型,後裝炮主要是子母炮型,“清代視火炮為神物,常授予火炮各種將軍名號,清初時並定制於每年秋季在北京盧溝橋舉行一次大典,祭祀炮神,並令八旗操演火炮。清代廣州駐防八旗軍炮營演練場地即在廣州東郊燕塘”。按歷史資料記載,每年農歷十一月初一日至三十日率領八旗官兵安設營盤駐紮,操演大炮一月。後出於保護火炮及節約彈藥的考慮,改為演練半月。
台中抽化糞池
陳鴻鈞指出,第一次鴉片戰爭前,地方造炮,都是由地方籌款,或用地方稅款的積存利息開支,一般不用國帑。第一次鴉片戰爭後,除瞭地方籌款外,又多瞭個人“捐資報效”的辦法,即接納個人資助來鑄炮,這和當時清政府的財政吃緊有關。
清末廣州炮匠廣受歡迎
廣州造炮,有自己的獨特優勢。最值得倚仗者,就是可以便捷地得到“甲於天下”的廣鐵。
清人張心泰曾言:“天下產鐵之區,莫良於粵,而冶鐵之工,莫良於佛山”。當時廣東各地,廣潮惠韶皆有良鐵。從化呂田鎮小杉村附近的“百份窿”是明代的采礦遺跡,從明萬歷四十四年(1616)呂田北部開采鐵礦開始,四方而來的“淘鐵客”在山中鑿出一個個礦洞,架起煉鐵爐就地冶煉。這裡的礦洞分佈相當密集,隔二三十米便有一個。年深日久,許多礦洞已經被積水浸沒,植物的根系在洞壁上盤旋遊走,營造出一幅令人不安的圖像。以記者對部分礦洞的探查,未見其有嚴密規范的支撐框架,可以想見當年的礦工們是在相當危險惡劣的環境中挖取礦石的。
雖然今天廣州市轄區內也出產好鐵,但清代廣州有許多城防鐵炮仍是交由佛山所造。這裡有一個概念需要厘清:當時的“廣州城”與我們今天觀念裡的“廣州市”並不是一碼事。它被稱之為“省城”,也就是廣東省級行政區的中心行政機構駐紮地。而從“區劃”方面來講,它的地域和行政仍歸南海縣和番禺縣分管。兩縣的分界線就在北京路。這樣來看,廣州的城防炮交由佛山鑄造,並沒有什麼奇怪。另一方面,佛山在冶金產業集群方面的優勢,也是非常突出的。
陳鴻鈞指出,至遲從明代中葉開始,佛山已是廣東冶鐵業的中心,制造工具、農具、灶具、祭器及軍器,軍器生產為官督商辦,產品除供應兩廣海防外,還供應沿海、內河及京師防務之用。銘文中諸如“隆盛爐”“萬名爐”“萬聚爐”等為佛山冶鐵基本生產單位,如同商鋪的商號一樣。崇禎年間,廣州府推官顏俊彥曾說:“審得佛山爐戶,計數萬傢。”這個數量是相當驚人的。
陳鴻鈞說,從現有的鐵炮銘文中,我們可以發現炮匠陳、李、冼、霍、梁等的名號,說明傢族式生產是當時主要的生產方式。少數巨族把持冶鐵業,獲利甚豐。需要註意的是,這些巨族隻是鑄造業傢族,並非專業炮匠。除瞭鐵炮,他們也鑄造鐵鐘、鐵鼎等其他鐵器。
不過陳鴻鈞也指出,廣州所存清代鐵炮,特點是龐大、厚重、粗糙且靈活性差。龐大、壁厚的炮體不僅制約瞭鐵炮的機動、靈活性,而且限制瞭炮彈的大小,威力受損。清廷強調弓馬射箭,而於火炮等熱兵器不大瞭解熱衷,乃至限制。廣東還算好的。在鴉片戰爭前後,許多省份根本沒有鑄炮工匠,或技術相當生疏。所以廣東工匠成為各地爭搶的技術性人才,廣受歡迎。
萬餘條養殖中華鱘為何一夜沒瞭?
(全媒體記者曾煥陽攝影報道)前日凌晨,河源市和平縣浰源鎮山下村一養魚戶疑遭他人投毒,6個魚池養殖的1...
04月08日 07:43
《國際政要見證廣東改革開放40年》開拍
(全媒體記者方晴、申卉 通訊員方妍)《國際政要見證廣東改革開放40年》紀錄片昨日在廣州圖書館舉行開機...
04月08日 07:42
努力推動實現更高水平的開放
央視網消息(新聞聯播):習近平主席強調,要以更寬廣的視野、更高的目標要求、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。...
04月07日 23:06
博鰲看世界 改革開放大潮奔騰“入海”
央視網消息:4月的海南東嶼島,海風輕拂,陽光明媚,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將在這裡開幕。這是今年中...
04月07日 17:38
2018博鰲亞洲論壇準備就緒 接待硬件升級換代
央視網消台中洗水塔息:8日,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將在海南舉行。這是今年中國主場外交的開篇之作,年會規格和...
04月07日 02:37
3月底烈日炎炎的下午,廣州的氣溫已經飆到瞭29攝氏度以上。越秀山麓鎮海樓側,火紅的“英雄花”開得正艷。不遠處,廣州博物館的副研究館員陳鴻鈞,拿著一把1.2米長的塑料直尺,在那堆中外鐵炮中忙忙碌碌。他是廣東碑帖、刻石等金石方面的專傢,這次是想弄清楚幾門明清鐵炮的精確尺寸。
廣州博物館的展品中,一般人最容易註意到的,恐怕就是這批鐵炮。它們就露天陳列在鎮海樓側的老城墻上,經受日曬風吹。一般人通常會在這裡拍幾張照片,但多半不會太在意它們的來龍去脈。陳鴻鈞說,這裡面的故事其實很多。別的不說,從它們身上,我們可以看到當年“甲於天下”的“廣鐵”是怎樣為保傢衛國出瞭大力的。
文、圖/廣州日報 全媒體記者 卜松竹
越秀山上的巨炮 刻著一些壯烈的名字
陳鴻鈞告訴記者,廣州博物館藏有三門明代鐵炮,其中兩門鑄於崇禎十七年(1644),另一門鑄於南明永歷四年(1650),形體完好,制作精良,都鑄有銘文。從銘文可知,前兩門炮都鑄於當年的農歷九月。這一年的農歷三月十九日,崇禎帝朱由檢自縊於北京煤山。但炮上銘文仍奉明朔。鑄炮的總負責人晏清,是廣東佈政使,廣西人,明室亡後,曾與廣西巡撫瞿式耜一道擁立桂王朱由榔監國於肇慶,旋稱帝隆武,次年改號永歷。
記者在現場看到,兩門崇禎年間的鐵炮較大,炮身長約260厘米,口徑約為10厘米;南明那門稍小,炮身長191厘米、口徑7厘米。它們都是根據歐洲傳入的火炮進行仿制的所謂紅夷型火炮。南明鐵炮鑄造的這一年,是清軍大舉南下的時節。1月,永歷帝朱由榔聞清軍已攻陷韶關、南雄,遂由肇慶遷於廣西梧州;1月底,清兵再陷英德、清遠、從化等州縣,2月,進逼廣州,兩廣總督杜永和指揮守城作戰,雙方對峙數月,11月2日廣州城陷。
杜永和就是炮身銘文上的“欽命總督兩廣部院杜”,原為清廣東提督李成棟之副將,1648年隨李成棟在廣州倒戈歸明,李成棟以反正有功授兩廣總督。1649年2月李成棟戰死於贛州,杜永和繼任兩廣總督,駐守廣州。廣州城陷,杜率大小船隻千餘撤離出海。銘文“廣東總鎮宮保府范”是總兵范承恩,廣州城陷被俘;“督造參將蕭□”是副將蕭啟,廣州城陷被殺。
靜電機安裝
陳鴻鈞指出:“粵東都會廣州襟江面海,明清兩朝都重視其軍事防禦,自外洋以至內城,沿線設置衛所營寨、水汛炮臺,數量之多、體系之完備及規模之大,幾居全國之冠”。幾門看上去銹跡斑斑的鐵炮,藏著朝代更迭的無數細節。數百年之後,仍令人唏噓不已。
廣州燕塘曾是火炮演習場
明代是中國古代火器一個承前啟後的時期。陳鴻鈞指出,萬歷末年從荷蘭傳入紅夷大炮,“重者至三千斤,能洞裂石城,震數十裡。”這些“紅夷炮”仍為前裝滑膛炮,口徑大、管壁厚、身管長,瞄準、調整角度都較之傳統鐵炮有很大改進,是當時威力最大的火炮。尤其制造時以口徑為基數確定火炮各部位的比例數據,使得火炮制造有瞭科學依據,所以它們很快就取代瞭中國傳統的銅鐵炮,成為裝備軍隊的主要重型火炮。
陳鴻鈞指出:“明代的兵器制造,分中央制造和地方制造。中央制造設工廠於北京、南京,所造火器供備京師神機營。地方制造,是由各省督撫按需要報請兵部、工部,批台中通水管準後就地設廠自制。”從朱元璋時期開始,廣東各府就都設立瞭軍器局,負責軍事裝備的制造,後來裁撤軍器局,將其功能並入各衛所的專門部門,所謂“造作軍器,咸有定制”。
到清代則又有所不同。陳鴻鈞指出:“清人制造火器始於後金天聰五年(1631),清代前期仍大量制造,到康熙時,火器制造的規模、質量、工藝都達到高峰。清中期後火器發展漸趨停頓,直到 19世紀中葉鴉片戰爭前後,清政府又大量趕制火器,但結構仍沿襲祖制,性能已大大落後於西方列強所制”。
陳鴻鈞指出,清前期以銅炮為多,後期多為鐵炮。此外,還有少量的鐵心銅體炮、銅心木鑲炮。以形制分,有前裝炮和後裝炮,前裝炮又分為紅衣炮型和沖天炮型,後裝炮主要是子母炮型,“清代視火炮為神物,常授予火炮各種將軍名號,清初時並定制於每年秋季在北京盧溝橋舉行一次大典,祭祀炮神,並令八旗操演火炮。清代廣州駐防八旗軍炮營演練場地即在廣州東郊燕塘”。按歷史資料記載,每年農歷十一月初一日至三十日率領八旗官兵安設營盤駐紮,操演大炮一月。後出於保護火炮及節約彈藥的考慮,改為演練半月。
台中抽化糞池
陳鴻鈞指出,第一次鴉片戰爭前,地方造炮,都是由地方籌款,或用地方稅款的積存利息開支,一般不用國帑。第一次鴉片戰爭後,除瞭地方籌款外,又多瞭個人“捐資報效”的辦法,即接納個人資助來鑄炮,這和當時清政府的財政吃緊有關。
清末廣州炮匠廣受歡迎
廣州造炮,有自己的獨特優勢。最值得倚仗者,就是可以便捷地得到“甲於天下”的廣鐵。
清人張心泰曾言:“天下產鐵之區,莫良於粵,而冶鐵之工,莫良於佛山”。當時廣東各地,廣潮惠韶皆有良鐵。從化呂田鎮小杉村附近的“百份窿”是明代的采礦遺跡,從明萬歷四十四年(1616)呂田北部開采鐵礦開始,四方而來的“淘鐵客”在山中鑿出一個個礦洞,架起煉鐵爐就地冶煉。這裡的礦洞分佈相當密集,隔二三十米便有一個。年深日久,許多礦洞已經被積水浸沒,植物的根系在洞壁上盤旋遊走,營造出一幅令人不安的圖像。以記者對部分礦洞的探查,未見其有嚴密規范的支撐框架,可以想見當年的礦工們是在相當危險惡劣的環境中挖取礦石的。
雖然今天廣州市轄區內也出產好鐵,但清代廣州有許多城防鐵炮仍是交由佛山所造。這裡有一個概念需要厘清:當時的“廣州城”與我們今天觀念裡的“廣州市”並不是一碼事。它被稱之為“省城”,也就是廣東省級行政區的中心行政機構駐紮地。而從“區劃”方面來講,它的地域和行政仍歸南海縣和番禺縣分管。兩縣的分界線就在北京路。這樣來看,廣州的城防炮交由佛山鑄造,並沒有什麼奇怪。另一方面,佛山在冶金產業集群方面的優勢,也是非常突出的。
陳鴻鈞指出,至遲從明代中葉開始,佛山已是廣東冶鐵業的中心,制造工具、農具、灶具、祭器及軍器,軍器生產為官督商辦,產品除供應兩廣海防外,還供應沿海、內河及京師防務之用。銘文中諸如“隆盛爐”“萬名爐”“萬聚爐”等為佛山冶鐵基本生產單位,如同商鋪的商號一樣。崇禎年間,廣州府推官顏俊彥曾說:“審得佛山爐戶,計數萬傢。”這個數量是相當驚人的。
陳鴻鈞說,從現有的鐵炮銘文中,我們可以發現炮匠陳、李、冼、霍、梁等的名號,說明傢族式生產是當時主要的生產方式。少數巨族把持冶鐵業,獲利甚豐。需要註意的是,這些巨族隻是鑄造業傢族,並非專業炮匠。除瞭鐵炮,他們也鑄造鐵鐘、鐵鼎等其他鐵器。
不過陳鴻鈞也指出,廣州所存清代鐵炮,特點是龐大、厚重、粗糙且靈活性差。龐大、壁厚的炮體不僅制約瞭鐵炮的機動、靈活性,而且限制瞭炮彈的大小,威力受損。清廷強調弓馬射箭,而於火炮等熱兵器不大瞭解熱衷,乃至限制。廣東還算好的。在鴉片戰爭前後,許多省份根本沒有鑄炮工匠,或技術相當生疏。所以廣東工匠成為各地爭搶的技術性人才,廣受歡迎。
萬餘條養殖中華鱘為何一夜沒瞭?
(全媒體記者曾煥陽攝影報道)前日凌晨,河源市和平縣浰源鎮山下村一養魚戶疑遭他人投毒,6個魚池養殖的1...
04月08日 07:43
《國際政要見證廣東改革開放40年》開拍
(全媒體記者方晴、申卉 通訊員方妍)《國際政要見證廣東改革開放40年》紀錄片昨日在廣州圖書館舉行開機...
04月08日 07:42
努力推動實現更高水平的開放
央視網消息(新聞聯播):習近平主席強調,要以更寬廣的視野、更高的目標要求、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。...
04月07日 23:06
博鰲看世界 改革開放大潮奔騰“入海”
央視網消息:4月的海南東嶼島,海風輕拂,陽光明媚,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將在這裡開幕。這是今年中...
04月07日 17:38
2018博鰲亞洲論壇準備就緒 接待硬件升級換代
央視網消台中洗水塔息:8日,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將在海南舉行。這是今年中國主場外交的開篇之作,年會規格和...
04月07日 02:37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